建安十三年(208),曹操吞并了荆州一带的广大地区,集结了八十三万人马想要攻下江南盈丰配资,并给孙权下了劝降书。孙权是有雄心的人,不愿投降曹操,但对自己的实力却并不自信,因此犹豫不决。
这个时候,鲁肃对孙权说道:“荆州这个地方,跟咱们接壤,而且占据着有利的地形,又有丰富的资源,具备成就帝王霸业的条件。刘表刚刚去世,两个儿子又经常内讧,军队里的将领也都各怀异志。再说,刘备这个人是天下枭雄,跟曹操有矛盾,以前又被刘表猜忌而不能发挥才能。主公您要是能跟刘备结成盟友,齐心协力,那样最好;如果他不跟我们配合,我们也可以先消灭他。
“我觉得,您可以趁着刘表去世的机会,让我去那边吊丧,并看望一下他们那里掌管军事的人,说服刘备跟咱们团结起来,一同打败曹操。我想刘备会愿意的,那样的话就非常好了。不过,您速度一定得快,如果您行动晚了,曹操先派人去找了他,那可就不妙了!”孙权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,就让鲁肃赶快到夏口去,以吊丧为名,了解刘备的态度。
展开剩余72%诸葛亮听说鲁肃要来,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。鲁肃跟刘备、诸葛亮见了面,对他们说道:“我家主公聪明仁爱,特别敬重人才,江南的英雄有很多人都归附于他了,他现在已经兵精粮足,文武具备。刘皇叔您最好派个心腹之人到我们这里来一趟,咱们两家结成同盟,共同成就大业,您看行吗?”
诸葛亮假意拒绝道:“我家主公身边缺少心腹之人,再说以前跟孙将军也没什么交情,贸然去了并不太好,到时候还白费口舌。”鲁肃对诸葛亮说:“您哥哥不就在我们东吴当参谋吗,他想念您很久了。要是不嫌弃的话,就让我带着您一块儿去见孙将军,怎么样?”诸葛亮同意了,跟着鲁肃一道出访东吴。就这样,鲁肃成功地完成了这次外交使命。
鲁肃回到东吴的时候,孙权刚刚跟东吴的众臣们讨论了曹操劝降书的事情。让孙权失望的是,以张昭为首的文官们竟然一边倒地要孙权投降。孙权刚刚燃起的斗志又受了一次打击,一看鲁肃回来了,他赶忙迎上去,拉着鲁肃的手问道:“您看看,现在该如何是好啊?”
鲁肃镇定地回答孙权:“刚才他们说的话,都是成不了大事的,只会耽误了您。他们谁都可以去投降,唯独主公您绝对不行。”孙权一听这话,感觉有了希望,于是接着又问:“那这是为什么呢?”
鲁肃慢慢地回答道:“我给您举个例子吧,比如我鲁肃投降了,曹操就会让我回到老家,封给我一个职位,我仍然可以接着服侍曹操,还是能够坐上好车,有很多小吏和士兵伺候着,跟文士们交往,官也可以做得很大。
“可您想想,您投降了曹操,他会怎么安置您呢?您的官职最多不过是封侯,物质待遇也顶多是一辆车,一匹马,十多人跟从,哪还有可能称王称霸呢?所以说,文官们所说的,都是为他们自己考虑,您千万不能听。您还要仔细地考虑,把对抗曹操的办法给定下来。”
孙权觉得鲁肃的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,深表赞同。鲁肃的想法真的是极有远见。我们知道,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荆州的刘琮投降曹操的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,尚且被残忍地杀掉了,所以可想而知,孙权投降之后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。不过,孙权对东吴的实力还是很不自信。于是,鲁肃告诉孙权,诸葛瑾的弟弟、“卧龙先生”诸葛亮来了,咱们可以跟他一道商量对策。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盈丰配资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